close

 

農村再生蓄勢待發  原鄉、尋根、人本

在你的認知裡,什麼是台灣農村應有的面貌?是很朦朧地認為它應該

是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,充滿人情味的地方?還是覺得農業產值遠不

如工業,農地應該變更地目,發展房地產?或者,你認為台灣農村早

已在1960~70年代的黃金年代之後,迅速凋零,不僅青壯年勞動人口

大量出走,失去了傳承的力道,硬體設施更是滿目瘡痍;最讓人惋惜

的,則是許多地區的人文特色,也逐漸被文明和歲月淹沒?

 

在行政院農委會的藍圖裡,農村不僅是田地、景觀、人情,或是刻意

營造出來的生活情境;更代表著歷史的發源地,孕育著豐富的文學、

藝術情感。簡而言之,農村是台灣人生命的源頭,也就是我們的根。

 

有鑑於此,馬總統在愛台12項建設中,特別提出「農村再生」計畫,

成立2,000億元的基金,由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為執行機構,並致力於

國會通過「農村再生條例」,來做為法源基礎,未來則將成立「農村

發展署」專責推動,希望能一舉達到重建4,000個農村,和照顧60

以上農戶的目標。

 

WTO主導的全球化趨勢下,近年世界各國都將重建傳統特色的農村

,列為施政主軸,歐盟國家對這點格外重視。水保局背負著振衰起蔽

的使命,先在現有法令下,制定各種嘉惠農村的政策;另一方面,又

必須透過各種管道居中斡旋,披荊斬棘地尋找各種資源,滿足農村基

層發展需求。

 

水保局實地服務的個案中,最常遭遇到的問題就是法源不足,管理單

位無法單一化;如果一個單項建設會遭遇十個問題,那就必須找十個

不同單位來解決。因此,水保局本著「原鄉」和「尋根」的意志,長

期緊密與農村接觸,收集無數基層農民的心聲,起草改革許多不合時

宜的舊法令,制定「農村再生條例」草案。

 

目前行政院所提出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,兼顧人、環境、產業與生態

的互動,主要涵蓋的精神,是從「內」、「外」兩個層面雙管齊下。

外,是在生態保育和硬體建設並重的前提下,重建農村的新風貌;內

,則是社區的靈魂,也就是人本精神。

 

在過去,政府並不是沒有提出和土地改革、農村建設有關的法案,但

是都因為忽略了以人為本的因素無法落實,或是導致進度嚴重落後、

成效不彰。再生條例和過去相關計畫最大不同點,就在於回到人的本

質,以居民的利益為出發點,採取「由下而上」的流程,把農村社區

的規劃和未來發展的方向,交給在地人自主,提出讓傳統農業、文化

特色大復活的「再生計畫書」,實現過去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;而中

央和地方各級政府,則從過去主角的地位退居幕後,成為幫助居民圓

夢的推手。

 

農村之所以無價,之所以是我們的根,就是因為農夫辛勤耕耘、「汗

滴禾下土」的動人畫面;而人們之所以願意回鄉務農,成為農村的靈

魂,則是生態環境、硬體設施讓他們對生計沒有後顧之憂,並且看得

到未來。「農村再生條例」兼顧了這環環相扣的內、外在兩個層面,

來推動農村的整體發展,充分展現先進國家制定政策的全面性考量。

 

此外,這項草案也考量到台灣農村數量太多,涵蓋的地區也太廣,並

沒有條件在短期內,全面推動各地居民提出的計畫。因此在篩選對象

方面,必須是居民對社區發展有一定程度的共識,先透過少數「點」

的成功案例,再連結成「線」的改善,最後才是整個區域「面」的躍

進。

 

讓凋敝的農村再現生機,是全台灣農漁村共同的心聲;引領農村規劃

發展,再現生命力,成為樂活、健康的優質環境,更是農委會、水保

局共同的目標與使命。在你我生存的土地上,農委會、水保局將和所

有在地人站在同一陣線,共同打拚,深耕台灣新農村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k7160 的頭像
    kk7160

    軍神

    kk71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