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3)
- Apr 21 Tue 2009 11:29
98歲耆老監工 大進社區發動寧靜革命(轉載)
- Apr 08 Wed 2009 14:15
為什麼要無理性的反對農村再生呢?(轉載)
- Apr 08 Wed 2009 14:15
農村再生說帖(轉載)
農村再生說帖
- Apr 08 Wed 2009 14:13
富饒美麗之境.台灣農村再生(轉載)
富饒美麗之境.台灣農村再生
- Apr 08 Wed 2009 14:12
農村再生蓄勢待發(轉載)
- Apr 08 Wed 2009 14:11
農村再生〜Just Do It 農村再生〜做就對了(轉載)
- Apr 03 Fri 2009 09:54
馬政府農村再生計畫 學者支持(轉載)
馬政府推動的「農村再生計畫」,最近引發部分民進黨立委「滅農計畫」的批評,不過,從事農村社區實務工作多年,時常與不同的農村居民接觸的農村營造工作者張義勝認為,這是讓農村活化的難得機會;多數農村逐漸頹敗,唯有政府大力支持,引動農村自主發展的力量。
- Apr 03 Fri 2009 09:47
農委會:推動農村再生不會偏廢農民生計,也沒有違憲的問題(轉載)
立法院3月26日上午召開農村再生條例公聽會,針對部份學者與社運人士對院版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提出質疑,認為農村再生條例「無法解決最迫切的農業生產問題」、「只著重在硬體建設」、「違反憲法法律保留與授權明確性原則」、「逼迫農民放棄農地」以及「以農村再生之名行工程發包之實」,農委會表示,上述質疑與疑慮全都是誤解,政府有心透過農村再生活化農產業、美化農村景觀,進而創造農村生機與商機、吸引青年回流,而農業生產、產銷調節是農委會長期以來就在做的,推動農村再生絕對不等於罔顧農業生產;此外,農村再生著重在農村機能的活化、人力的培養,絕不只是硬體建設而已。另外對於「違憲」之說,農委會表示法案完全符合法制作業程序,農委會不會推出違憲的法案,而該法案也沒有違憲的問題。至於「逼迫農民放棄農地」以及「以農村再生之名行工程發包之實」等質疑,農委會認為這完全是莫須有的指控。
針對外界質疑農村再生條例只著重硬體建設,農委會認為絕對是誤解,外界看到農村再生條例由水土保持局主政,就以為政策重心在水土保持等硬體建設,殊不知水土保持局多年來在農村社區營造的努力與成果,在農村早已累積許多成功經驗與案例,尤其在培訓農村人力、凝聚社區意識方面更是受到農村居民的肯定,農委會強調,在這個基礎上推動農村再生,對於農產業的發展與吸引青年人力回流農村,絕對會有正面的幫助。目前在14個試辦區推動的經驗,讓其在推動上更有信心,至於質疑與反對的意見,農委會表示會認真看待並詳加檢討納入政策修正參考,在宣傳方面,除了先前辦過的數百場農村座談會之外,未來還會加強與地方的面對面溝通,針對農民關心的問題詳加說明,農委會也歡迎關心農村再生的社團直接將意見提供給該會,並加強雙向溝通。
- Apr 03 Fri 2009 09:44
推動農村再生 不能再等(轉載)
一、台灣農村生活機能不足,嚴重凋零衰敗
農村地區過去在農業時代扮演安定社會、穩定糧食供應的重要角色,但隨著工商業發展成為台灣經濟主幹,農村逐漸成為相對弱勢。在沒有良好完善的公共生活設施、農業生產條件又嚴苛的情況下,農村子弟紛紛棄農從商,人口大量遷居都會區,使得農村就如同人體失去造血功能般,無法補充新血而日漸衰敗凋零。
- Apr 02 Thu 2009 11:32
近期滿夯的議題「農村再生條例」
許許多多的文章敘說著該條例的負面論述,但是否有人從農村社區的生活面去思考過呢?請問….有在農村生活過嗎?有考慮過農村的道路或排水不佳的問題嗎???在生活上這些功能都是必要的,又或者你有考慮過,因子孫出外打拼沒心沒力顧好家園,造成社區閒置空間的死角等等,曾經有位學者提過:「農村社區要改變是必然的,而為了農村社區的環境改善,水保局農村再生條例為改善農村環境優先踏出第一步」,這說法我認同,大家都知到農村社區是需要有所改善的,但我們不能因為擔心假設性或推論性的說法,停滯農村社區營造的工作,我們還是要先踏出第一步,逐漸打造富麗新農村,保留一處你我都願意居住養老的淨土。
- Apr 02 Thu 2009 11:17
農村再生計畫 VS 滅農計畫
馬政府推動的「農村再生計畫」,最近引發部分民進黨立委「滅農計畫」的批評,不過,從事農村社區實務工作多年,時常與不同的農村居民接觸的農村營造工作者張義勝認為,這是讓農村活化的難得機會;多數農村逐漸頹敗,唯有政府大力支持,引動農村自主發展的力量。
- Apr 02 Thu 2009 10:43
成語典故-一曝十寒
典故說明
戰國時代,百家爭鳴,遊說之風,十分盛行。一般遊說之士,不但有高深的學問、豐富的知識,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,來諷勸執政者,最為凸出。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,在“孟子”的“告子”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: